返回
首页

西红柿小说网

m.xhsxsw.com

三国(3)
上一章 返回目录 章节报错 下一章

赶在这个时机动手, 李澈自然有李澈的考量。

倘若汉室尚有一丝希望, 张超以一地郡守的身份去打临近郡县, 都是一桩大罪, 然而如今的汉室已经不再是昔年的煌煌帝国,各地郡县人马都握在士族手里, 只要先一步占下徐州, 就算朝廷真的派人来问罪, 只要张超扛得住,根本没人会和他硬碰硬。

两郡之地, 六万人马, 粮草齐备, 没有长线作战的准备, 即便兵力足够, 没有一年半载也打不下来。

正在这时,北边传来消息, 报称袁绍奉衣带诏率领关东联军与曹操合兵,檄文天下, 请各镇官兵共兴义师,讨伐董卓。

袁绍出身极高, 祖上四世三公, 声名赫赫, 按家世,唯有同为四世三公的弘农杨氏能与之并论,然而杨氏一身安危系于汉室, 又没什么可用的人才,实打实强大的袁氏才是金字招牌。

袁绍登高一呼,各镇诸侯齐齐响应,从他亲弟袁术到冀州刺史,豫州刺史,衮州刺史,另有十几位郡守率兵赶到,少则一两万兵马,多则三四万人,齐奔洛阳城。

声势很大,但李澈并不担心,三五十万义军的粮饷花销不是小数目,袁绍作为义军首领,却也不会花这个冤枉钱,董卓只要据城而守,要不了两三个月,义军也就散了。

显然董卓也明白这个道理,西凉铁骑死守洛阳不出,长沙太守孙坚倒是一员名将,自请缨去攻打汜水关隘,不久因军粮延误,导致军心涣散,战败于华雄之手。

后有猛士关羽温酒斩华雄,引得战神吕布亲出,随后关羽与两个兄弟鏖战吕布,将其惊走,义军一时声威大振。

张超有点慌了。

拿下堂邑之后,他马不停蹄地屯粮征兵,得兵马共计八万,打徐州十分够呛,陶谦本身就是打过黄巾的猛人,手底下兵马虽然少一些,但个个身经百战,战力直逼董卓的西凉铁骑,他的八万人马水分极大,战力却要打个对折,他根本不敢在这个时候去和陶谦拼命。

原本按照他的思路,李先生说义军至少要打一段时间,他把堂邑收拢到手,再休养生息练兵,至少把新兵练出个人模样来,赶在义军回程之前拿下徐州,他也就稳了,可如今义军眼看着就要攻破洛阳,他还在这干晒着呢!

张超满腹心事去找李澈商议,又被灌了一脑袋水回来。

李澈想下徐州,根本没往硬碰硬那里琢磨,徐州本被黄巾占据,陶谦从黄巾军手里打下了徐州,才获封徐州牧,他在徐州可谓人人爱戴,徐州兵马个个恨不能为君死,这样的情况下,拿张超的那点人马去拼,简直就是鸡蛋碰石头。

李澈派人去联络了距离徐州不远,最大的一伙黄巾军。

这伙黄巾军号称地公将军之后,首领也姓张,对外不称名,自称张三,手下兵马近万,近年来被陶谦打得挺惨,只能率军占下吴郡的一块地盘,和陶谦隔州对峙。

离了徐州,张三的日子也没好过到哪里去,吴郡是人口大郡,地主豪强众多,小一点的坐拥几千护院,大士族一旦征兵,一下子就能征两三万!

种地种不出那么多粮食,想抢又没有好下手的对象,自从到了吴郡,这伙落难黄巾几乎没吃饱过肚子。

黄巾军是真的惨,坐拥民心大势,却在首领病逝以后四分五裂,各地作战,几乎聚拢不到一起去,更别提下州占府这样的事情,这和世道有关,黄巾军农民出身,能坐上高位除了靠资历就是靠一些不成文的小聪明,少有真正有能力的统率者,导致在占据了极大优势的情况下还被打得犹如丧家之犬。

李澈联络的当然不是张三,而是张三手底下的几个将领,张三这人自认是黄巾首领后裔,自然不会和张超这样的官员合作,他手下的人就不一样了。

谁都不想饿肚子,谁都想风风光光衣锦还乡,万数的黄巾军又怎么样?没了张三这个首领,黄巾军就能改头换面成为一郡官兵,这等好事简直求都求不来!

张三从死之后,几个将领立刻收拢了底下人手,把李澈说的利弊掰开揉碎了讲,从白天直讲到傍晚。

没法子,一群大字不识几个的老农民,能听懂人家文绉绉的话就怪了,就连他们,也是理解了好一会儿才明白过来。

说通了之后,除了一小部分张三的铁杆支持者不能接受之外,绝大部分的人都觉得这事可以干,毕竟那边开的条件太好了,别的不说,光是清白户籍和一日三餐这两点就已经足够诱惑。

要知道这会儿大部分百姓都是一天一餐,除了下地干活的人可以吃两餐之外,老弱妇孺几乎都是喝碗稀粥糊糊嘴,尽量躺着不动弹,勉勉强强生活下去罢了。

而张超的军队,一日三餐!

即便广陵和堂邑都颇为富庶,这个条件也算优越了,更何况是一群饿了几年肚子的黄巾军呢?

至于打仗,这年头哪里不打仗?临死吃顿饱饭对大部分人来说都是奢望。

强援到位,徐州的仗仍然不好打,但张超占据两个前期优势,一是他本身就是徐州境内的郡守,各地对他这张脸是不设防的,二是他虽然大肆征兵,拿下堂邑,但风声守得极好,也是这年头人都死板,宁愿死在家乡也少有想离开的,这样一来即便是陶谦隐隐约约知道张超在征兵,也只当他想赶袁绍义军的末班车,而没有多想。

毕竟张超那个脑子,也闹不出什么大风波来。

抱着如此想法的陶谦很快遭受了迎头痛击。

广陵距离徐州治所下邳不远,经宿迁入下邳急行军只要三日,由黄巾军挑头,近十万大军来势汹汹,连下数座城池,在陶谦还没反应过来的时候兵围下邳。

陶谦是有兵,可谁也不会把兵放城里,反应过来的陶谦和反应过来的徐州军一下子被切断了联系,李澈自己没去,只让人传话给张超,要他围住下邳打援军,只要稳得住,陶谦迟早要开城门。

对一个体恤百姓疾苦的老人来说,他无法眼睁睁看着百姓困守城中直至饿死。

张超其实也做不到,他浑身上下都是缺点,有时候也不大听话,故而临行之前李澈给他下了一层摄心术,虽然这样会导致张超反应越来越慢,脑子越来越笨,但也没别的办法了。

围城五日,陶谦尚对自己的徐州军有信心。

围城十日,城中已经出现争抢粮食的苗头,陶谦渐渐担忧起来。

围城二十日,城中余粮逐渐减少,百姓家家封门闭户,生怕被人抢了粮。

按照李澈的预估,下邳至少也该能支撑上两三个月,义军远在洛阳,远水救不了近火,陶谦迟早要放弃,然而情况比他想象得要好。

虽然秋收刚过,城中应当有不少余粮,但陶谦素来谨慎,粮食刚征上来就立刻送至粮仓由徐州军接管,也就造成了城中余粮不多,拼命在外围企图打开缺口的徐州军才是真正的粮多不愁。

然而就是十万头猪,徐州军一时半会儿也杀不过来,何况同为徐州军,广陵和堂邑两郡的人马战力也不低,倒是被拉来凑数的新兵夹在黄巾和老兵中间,损失不大。

这是李澈的战术。

这会儿打仗讲究一个可循环利用,两军对垒下死手的是少数,毕竟保命重要,一旦自家出现颓势,军队就容易倒戈,真正可用可信的老兵都是宝,所以战场相交,前几日都是新兵炮灰互砍,重头戏总在后头。

除了这一点,这时还讲究“斗将”,顾名思义,两军交战之前,各自派人出来斗一斗,为自家提升气势,派出来的将军厉害,能把对面斩杀马下,声势就大,打起来也就更容易获胜,正如关羽温酒斩华雄,三英战……这个不算,假如吕布不是天下闻名的悍将战神,三打一还让人全须全尾地跑了,反会倒折自家气势。

徐州军里倒有好武将,张超手底下却没什么能用的,索性省略了斗将的环节直接动手,因为他把精锐都挡在前面,一时对上徐州军的炮灰,可谓连战连胜,徐州军气势萎靡之下,连换人都不好使了。

硬生生对垒了一个月,陶谦最终还是被迫开了城门。

不开不成,城中都快乱成一锅粥了,再不开城门,恐怕人相食的场景就会在富庶的徐州上演!

陶谦一把年纪了,看张超的眼神悲愤中夹杂着疲惫,最后也没说出什么激烈的言辞,毕竟这人如此可怕,倘若他多说几句惹怒了他,他陶谦倒是可以一死了之,可城中百姓又何辜?

张超只觉得脑子木木的,反应了一会儿,才让人去把陶谦关押起来。

一定是近来打仗太累了的缘故。

陶谦投降,徐州军自然而然跟着投了降,假如陶谦死了,说不得徐州就得乱,但陶谦投降了,这仗也就没法再打下去了。

耗时三月,广陵郡守张超完成了向徐州牧的晋阶。

作者有话要说:  张超:别人都是猥琐发育,为什么我开局就在浪?

曹操:我也想知道,我放在那儿那么大一个徐州呢?

陶谦因言辞激烈被踢出直播间。

------

看到一些小伙伴的留言了,等三国结束就写天龙,大家不气不气,看文是乐趣,不是为了来气受的呀。

上一章 返回目录 章节报错 下一章

本站推荐

镇妖博物馆半仙亘古大帝我在惊悚游戏里封神(无限)星汉灿烂,幸甚至哉大乘期才有逆袭系统砸锅卖铁去上学大奉打更人女神的超级赘婿将进酒

相邻小说

我的天赋树我的天赋有点怪修仙十万年都市少年剑皇快穿之炮灰的心愿我可以掠夺气运这个大明太凶猛影视位面征程姜医生每天都在艰难求生苏医生,你笑起来很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