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西红柿小说网

m.xhsxsw.com

北宋军制 (有推荐,再给点花)
上一章 返回目录 章节报错 下一章

北宋军制

枢密院是宋代主管军机事务的最高机关.与中书省“对持文武二柄”,并称东西二府。其长官有枢密使和副使.有时设签书枢密院事和同签书枢密院事,或以知枢密院争、同知枢密院事代替枢密使和副使。

枢密使的职责,据《宋空·职官志》记载,主要是守管军国机务、兵防、边备、戎马之政令。出纳密命,以及侍卫诸班直、内外禁兵的招募、阅试、迁补、屯戍、赏罚等事宜。

宋朝枢密院长官一般都由文臣担任,尤其真宗以后,渐成惯例。安抚使,经略安抚使等职,皆由文臣担任。

宋朝尚书省虽然设有兵部,名义上掌管兵卫、仪仗、卤簿、武举、民兵、厢军、土军、善军、舆马、器械等,但实际上它的职权却被枢密院侵夺而形同虚设,名存实亡,不过“独省”文书而已。

“三衙”指殿前都指挥使司、侍卫亲军马军都指挥使司和侍卫亲军步军都指挥使司。

宋太祖即位之初,解除石守信等主要禁兵将领的兵权,同时取消殿前都点检和副都点检两个高级军职,后来又将侍卫司分为侍卫马军司和侍卫步军司,同殿前司一起合称“三衙”。三衙的职能是“掌殿前诸班直及步骑诸指挥之名籍,凡统制、训练、番卫、戍守迁补、赏罚,皆总具政令。

禁兵原意是指皇帝亲兵,随着三衙统兵范围的扩大,事实上己变成北宋的正规军。

鉴于宋代禁兵除驻守京师外、还分戍各地,原有的统兵体制已被打乱,朝廷另外委派“率臣”统御各地分属三衙门的禁兵,负责镇戍、征战等事宜。率臣有安抚使、经略使、经略安抚使、都部署、副都部署、部署、副部署、都钤辖、都监、副都监、监押等名目,其中部署一职因避英宗赵曙名讳,后来改名为总管。其任命大都具有临时性质,“边境有事,命将讨捕,则旋立总管、钤辖、都监之名,使各将其所部以出。事已则复初。”说明这些统兵官并无定制,且品级高低不一,管辖地区有大有小,所辖兵力也有多有少。

在上述体制之下,禁兵如驻扎在开封府,由三衙直接管辖,若屯驻外地,则既受率臣指挥,也受三衙节制,实际上是双重领导。至于大小率臣之间,尽管有上下级关系,但其隶属关系并不严格。品级最高的率臣,又听命于中央枢密院、宰执大臣乃至皇帝本人.三衙则无权指挥。宋朝在禁军中建立的这种纵横交错的指挥系统和统辖体制,其目的无非是把权力集中到中央特别是皇帝本人手中。

(宋军缺乏战斗力,这也是一个很大的原因。)

有调兵权的枢密院不掌管军队,掌管军队的三衙却调不动兵,遇有战事,由皇帝任命率臣顿兵出征,从而实现了。发兵之权”与“握兵之重”的分离。南宋时李纲曾称赞此制说:“祖宗之时,枢密院掌兵籍、虎符,三衙掌诸军,率臣主兵柄.各有分守。所以维持军政。万世不易之法。”

该体制虽然对消除五代以来的藩镇割据局面有很大帮助,但不可避免有其弊病。弊病。统制过严,机构重叠.造成了主兵机构与非主兵机构之间、主兵机构与将帅之间、将帅与将帅之间、主将与偏裨之间、部队与部队之间权限不明,政出多门,各自为政、不能相互协调,缺乏统筹安排、结果必然是互相牵制、动辄掣肘,弊病丛生。正如贾昌朝所言:“今陕西四路总管而下铃辖、都监、巡检之属,悉参军政,谋之末成,事已先漏,甲可乙否,上行下戾,主将不专号令,故动则必败。”

沿用宦官监军的陋习,在宋代始于太宗,继位者又踵其弊端。

由于宦官在夺取帝位时帮了大忙,太宗遂倚之为心腹亲信让他们参预军政,给予监督钳制将加乃至指挥军队的全权。但宦官们生长于深官之中.大都不谙兵事,结果往往成事不足,败事有余。有的宦官更倚仗权势,为非作歹。

宋朝实行“将从中御”,始于太宗。每当部队出征时,他总是预授将帅阵图。……上述种种做法皆违背了因地因时便宜行事的指挥作战的起码要求、而由幽居深宫、远离前线的皇帝和二三大臣,依据主观臆测,制定作战阵固,错误地钳制剥夺前方将帅的机动指挥权。所谓“图阵形,规庙胜,尽授纪律,遥制便宜,主将遵行,贵臣督视”,实为扼杀将帅积极性、创造件和责任感,更难以适应干变万化的战场要求,当时就招致许多有识之土的反对。但宋朝统治考依然我行我素,不肯稍改。宋太宗曾固执地认为:“布阵乃兵家大法,非常情所究,小人有轻议者,甚非所宜。”

于是,“将从中御”的现象仍然延续下来.成为宋军作战故败的缘由之一。正如宋人朱台符所总结的那样:“阃外之事、将军裁之。所以克敌而致胜也。近代动相牵制,不许便宜。兵以奇胜。而节制以阵图:事惟变适,而指踪以宣命。勇敢无所奋。知谋无所施,是以动而奔北也。”

北宋军队由禁兵、厢兵、乡兵和蕃兵几部分组成.构成一种中央军和地方军、正规军和非正规军相结合的武装力量体制。禁兵原是皇帝的亲兵,但北宋时成为中央军兼正规军。它的职责,除侍卫皇帝守卫京城外,还担负着对外征伐、对内镇压的双重任务。因此.它是北宋武装力量建设的重心。

首先是招募和拣选严格,其次是严明军纪,加强管理。再次是加强训练。为此实行更戍法,禁兵“自龙卫而下,皆悉戍诸路.有事即以征讨”,“戍守边地,率一二年而更”。实行更番迭戍、移屯换防的目的,一是不得专其兵,铲除将领割据称霸的土壤,二是达到训练军队的目的。更戍法在北宋实行一百多年,造成弊端:将无常兵,兵无常将、兵不知将、将不知兵。

但宋初,由于对禁军建设的高度重视,禁军保持了高度的战斗力。

禁兵的编制分两种。侍卫皇帝的亲兵以班、直为单位,其他则分为厢、军、指挥(营)、都4级。“大几百人为都

ps: 编辑大大刚刚来了言,说下个星期本书有推荐,旺旺很惊喜,是各位朋友的支持让旺旺书有幸运,旺旺前面发的太快,编辑说要放慢速度,所以各位以后不能那么疯狂了,但是只要大家支持,保证精彩和稳定更新,用花和收藏支持吧。(未完待续)

上一章 返回目录 章节报错 下一章

本站推荐

亘古大帝镇妖博物馆星汉灿烂,幸甚至哉半仙将进酒女神的超级赘婿大奉打更人我在惊悚游戏里封神(无限)砸锅卖铁去上学大乘期才有逆袭系统

相邻小说

凡人修仙:从一介散修开始本官真不想破案啊重生从小钱挣起祸乱诸天从指环王开始大唐嫡皇孙梦回宋朝逍遥游宋朝情迷宋朝魔兽之不朽荣耀天罡地煞如意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