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西红柿小说网

m.xhsxsw.com

二十章 论嫁3
上一章 返回目录 章节报错 下一章

等锦凤他们走了,二爷的心情眼看着比以前好了不少,脸上宛若春风拂面似的,看着倒是让人心里也跟着松快多了。当然,这全是大房示好的结果。

曾氏本是看不惯丈夫这样,然而病者为大,也不敢泼他的冷水,只好背地里跟闺女发发牢骚,自然又把这十几年来两房的恩恩怨怨从头到尾数落了一个遍,最后说着说着又掉起了眼泪,把自己给气够呛。

锦华只好又一次的洗耳恭听,嘴里不断的劝解着,其实她却神思不属的,还在惦记父亲的病。本来,李茂林那里算是最后的曙光了,如今看来,他根本就是虚晃一枪,那么,自己又能做些什么呢?

直接去省城去寻那位王御医?可人家根本不理会又该怎么办呢?

刘锦华正反复纠结着,忽然又听到大黑汪汪汪的吠叫声。自从搬了新家后,宅子深了,大黑也就不在大门上呆着了,而是转战了二门,更好的发挥了它看家护院的长处。

锦华微微把窗子推开了一条缝,正看母亲正引着一个高挑的身影过来。她赶忙揉揉眼睛,可不是么,没想到李茂林还真的来了。

锦华也顾不得矜持了,提着裙子一溜小跑,火急火燎的到了上房。

再看那人已经大马金刀的坐在那里,嘴角噙着自信满满的笑意,头一次,竟然觉得,这人似乎长的也算人模狗样的,也没以前看着那么讨厌了。

李茂林马上觉察出来了,这个女人竟然第一次拿这种略带“倾慕”的目光看他,李茂林不由得心里头一热,马上挺直了腰背,愈加的神采飞扬起来。

这次他没有嬉皮笑脸,而是直奔主题,正儿八经的谈起了去省城求医的事。

曾氏同二爷听了都实实的吃了一惊,他们并不知道这事。锦华怕事情不成,倒是一直瞒着爹娘。

李茂林见此,便转过头来讥笑的看了一眼锦华,似是在嘲笑她的小心思。叫你不相信我,我这不是来了么?

既然王御医出山,机会难得,无论怎么样,都得试一试的。曾氏真是激动的不得了,起身就给李茂林行礼,“李少爷大恩大德,我们全家没齿难忘。不管这次去求医结果如何,对于李少爷的慨然相助,我们全家铭记在心,以后结草衔环,定当全力报答!”

曾氏是很少向人说软话的,这次确实是感恩戴德了。

李茂林吓得赶紧站起来还礼,“夫人言重了,李某愧不敢当。再说了,我们两家是什么关系,您说这话未免太见外了。”

锦华听他这么一说,心里便一跳,立刻低下头去。

听话听音。曾氏是个灵敏的,便也满含深意的看了闺女一眼,然而,人家并未挑明说什么,她也只好含糊的应了过去。

倒是二爷对这个建议并不喜欢,反而更有些忧心忡忡,“我看就算了吧。我这病也不知看了多少大夫了。那些大夫也早有定论,是看不好的了,何苦去费时费力的再去省城寻医呢?!”二爷一脸的灰心失落,生怕自己连累了家人,更要麻烦李茂林动用他天大的面子。

锦华最看不得父亲如此绝望的样子,不悦道,“爹,我看这王御医肯定能把您给治好。您不也听我田家姨母说过么。田家姨母可不是那信口雌黄的人,既然她都有所耳闻,就说明这位老大夫定是有大神通的。您可别说这丧气话,您想让我娘和我都急死么?!”

被闺女抢白了一顿,二爷不敢再说拒绝的话了,只是依然提不大起精神来,不很热衷的样子。

曾氏和锦华哪里由得他分说,直接无视了他的意见,三言两语的就痛快的跟李茂林敲定了启程诸事项。

妇道人家出门不便,便都留在了家里。尽管锦华很不放心,还是无奈的留了下来,商定由壮实跟着去伺候。反正去再多人反而添乱,只会麻烦李家更多。

倒是曾尚才和锦年听说后也都跑了来,还自告奋勇要跟着去,怕壮实一人不周全。

锦年自己就是个孩子,曾氏可不放心。何况他爷俩又不对付,让二爷整天看着儿子反而可能气出个好歹呢。

至于曾尚才,曾氏和二爷都很是欣慰,觉得这孩子没白疼。但是,他们哪里舍得让他受这个罪啊。他可不是下人奴仆,而是自家亲戚,哪好意思去支使他伺候人啊,自然是断然决绝了,只让他回去读书。

倒是曾尚才对李家甚是好奇,一个劲的打听李家的情况,好像弄不懂刘家何时跟李家有了这么亲密的联系,脸上神色复杂,目光闪闪的再三去看锦华。

锦华自打上回锦凤疑神疑鬼的来探自己的话,心里头也有点焦躁。这个曾尚才怎么回事,老大不小的人了,跟锦凤都纠缠到那个地步了,怎么还不赶紧定亲、成亲啊?搞得自己心里头也不踏实。

此时见他神色不虞的看向自己,仿佛自己是他不忠贞的妻子一样,心里不免更腻歪了,索性在自己爹娘还有弟弟提到李家的时候,很适时的低眉顺眼,做出娇羞的样子来,手里的帕子还绕啊绕的。

话都不用说一句,只一个眼神,一个表情,再抬眼时,果然那天生聪明的曾尚才就一脸的恍然大悟,好像忽然明白了什么似的,很快就僵着脸告辞了。

刘锦华又一次沉默的看着他逐渐走远。他的后背挺得直直的,外面风很大,卷起他青色的棉袍,一翻,又一飞,倏然就不见了。

你恍然大悟了?你明白什么了啊?明白了我刘锦华原来是个嫌贫爱富、目光短浅、狭隘庸俗的女子了?之所以百般拒绝你就是因为嫌你贫无立锥之地,不愿意陪你过苦日子?伤自尊了吧?委屈了吧?气愤了吧?觉得自己明珠蒙尘、黄金埋在土里了吧?

可是,你可知道,你可知道。。。

算了。

好走,不送!

刘锦华最终云淡风轻的把目光收回来,低下头继续用笔罗列父亲出远门需要带的东西。

去求医自然是要用钱的,而且数目还少不了。家里的现银如今还剩下四十两,全家一商量,索性全部拿出来给了李茂林,让他去省城打点,路上吃住也要花用。

也幸亏锦华早就吩咐张大川悄悄的出手了一部分手里的粮食,否则刘家眼下还真有些吃紧。

李茂林当然不肯要,百般的推辞。曾氏和二爷本来就十分过意不去,哪里肯依啊,只说他不要这钱,省城这一遭也不用去了。

无奈,李茂林只好接着了。

母女俩赶紧打点行装,衣物、被褥、炭盆、手炉,一样都不能少,务必使二爷在长如跋涉的路上能过的舒服安逸。又拿了药包和方子,吩咐壮实按时煎了给二爷服用。

闲话少叙,很快,一行人就上了路。

李茂林一行共坐了两辆骡车,还有两个身手利落的家丁骑着马跟着,想来有些功夫在身。李家的骡车外表丝毫不起眼,但里头的用品应有尽有,又坚固宽敞,一看就是惯常走远路的,让曾氏和锦华看了都觉得放心不少。

二爷这一走,曾氏和锦华在家里惦记的不得了,再加上不久天上又洋洋洒洒的飘起了雪花,就更让人担心了。曾氏焦虑的连绣活也做不下去,把更多的时间耗在了念经祷告上。

锦华这心里也是七上八下的。她多经历一世,更知道这病有多难治。若说起最好的大夫,肯定是都聚集在京都了。那时候自己听说父亲的病了,她可没少坐着车满京城跑,凡是有些名声的大夫几乎全都请教到了,不断的设法把弄到手的方子派专人送回老家,可惜试用后效果都了了。

至于四九城里的御医,尽管丈夫做着京官,可七品的翰林院小官,在高官权贵多如牛毛的京城实在算不上什么,又怎么请得到太医院里的御医呢!

那位御医,应该是医术很高明的吧?是吧?

至于父亲看病回来,自己与那人如何,她却下意识的避过不去想了。

母女两个人关起门来,只是一门心思的绣经文,祷告。曾氏还特别绣了一卷《金刚经》,亲自供奉在了佛前,一天早晚三炷香。

倒是锦年,因为担心家里,比以前回家勤多了,隔个三五日便要回来一趟看看,让曾氏觉得很是欣慰。

除了自家人,也就是张大川来过一两回。以前小枝姑偶尔进城买些东西,都会来这里坐坐。但是,自从入了冬,路上不好走,她也很久没来了。至于新邻居们,虽然曾氏是个好客的,但因为丈夫病着没心思应酬,一个多月以来,竟连左邻右舍的脸都没认清呢。

如今粮价眼看着天越冷,便越发涨了起来,张大川听了锦华出手粮食的吩咐便有些犹豫,“锦华,哥哥我也不跟你藏着掖着,若照我看哪,咱们手里的粮食等过了年再出手可能赚的更多一些呢。”

锦华却摇摇头,“趁着现在不显眼,咱们还是悄悄的买了吧。否则要是落在有心人的眼里,说不定就会碍了谁的发财路呢。咱们可是白手起家,无权无势的,真要出点事,可是谁也担待不了。”

前世她在京城,什么以权欺人、互相倾轧甚至草菅人命的事情听得太多了,故而越发的小心谨慎。宁肯少挣点,也要稳妥行事。***(未完待续)

上一章 返回目录 章节报错 下一章

本站推荐

镇妖博物馆砸锅卖铁去上学大奉打更人女神的超级赘婿星汉灿烂,幸甚至哉将进酒大乘期才有逆袭系统亘古大帝半仙我在惊悚游戏里封神(无限)

相邻小说

离婚后,前妻她惊艳全球无上祖道盛年锦绣锦云沐雪燕无双陌上锦华